讣告的“讣”怎么读?千万别读“bǔ”和“pù”,更不读“pǔ”!
讣告的“讣”怎么读?千万别读“bǔ”和“pù”,更不读“pǔ”!
序
当有人去世时,我们通常会看到逝者亲人朋友发表的“讣告”,
但是却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不知道“讣”字到底怎么读,它通常会被读成“bǔ”和“pù”。
其实,在“讣告”这个词中,它的正确读音是“fù”。
何为“讣告”
讣告,使人们在亲友离世时所发表的悼词和追思文,
它承载着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美好回忆,
是人们表达尊重和哀痛的方式之一。
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每一份讣告都是一段真诚的怀念和告别。
在社会生活中,讣告其实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对逝者的最后致敬,同时也是向社会传递离世消息的方式。
通过讣告,人们可以借此机会分享逝者的生平事迹、品德和成就。
让更多人了解和珍视逝者留下的美好记忆。
当然讣告的文字往往真诚而又质朴,
字里行间流露着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它一般包括使者的姓名、生卒年月、家庭背景、职业信息等基本信息。
同时也会描述逝者在生活中的善行、付出和影响。
这些真情的文字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撰写需要细腻的情感和恰当的措辞。
一篇感人的讣告可以让人们在悲痛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也可以成为亲友永远珍藏的回忆。
透过讣告,人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懂得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讣告是珍贵的情感纽带,
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记忆,。
无论是谁的逝世,每一份讣告都值得我们用心对待,
因为它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对爱的永恒延续。
愿每一位逝者都能在讣告中得到应有的安息和纪念悼念,
愿每一篇讣告都能成为永恒的怀念和珍藏。
写讣告的注意事项
撰写讣告是一项既需要情感投入又需要谨慎的任务。
在撰写时要表达出真挚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所以文字要注意简洁明了、恰到好处、不要过分华丽或者浮夸。
同时还要注意尊重逝者和其家人,
要客观真实地表现出逝者的生平事迹和品德。
在依托是逝者或者其家人写讣告时,格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标题,要写上“讣告”两个个,或者前面加上使者的名字。
同时还要注意标题的字体一定要比正文稍大一点。
然后接下来就来到了正文。
正文就要表现出逝者的基本信息了,比如姓名年龄生卒年月等等。
这里的日期可以把公历好和农历全部标上,
逝者去世的原因和地点,还有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生平事迹。
在讣告的最后,表明给逝者开追悼会的时间和地点,然后在文末署上发讣告人的名字。
要注意的是,讣告一定要在举办追悼会之前发出,
因为要留给追悼人足够的时间准备,或者是明白。
还有人讣告要使用黑色,四周还要加上黑框,以示对逝者的哀悼。
同时大家一般在遣词造句上也会比较注意辞藻的严肃性。
但这都不是唯一的,我们也经常会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些有意思的讣告。
有意思的讣告
通常情况下,讣告给人的感觉都是庄严肃穆的,
一方面是大家觉得这种场合需要严肃认真,另一方面大家默认的形式似乎都是一样的。
但是也有一些人为了让自己的离去不那么让人悲痛,
就会选择一些让人比较容易接受的讣告模式。
国外《康涅狄格邮报》和一家悼念网站上就曾经发不过一篇讣告,
和传统讣告不同的是,这篇讣告是由逝者生前自己撰写的。
这是一位享年83岁的老太太。
从这篇文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老太太平时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在这篇讣告上,老人介绍了自己去世的原因,
不过原因却让人看得有点啼笑皆非。
讣告上说,这位老太太实在登乞力马扎罗山途中去世的,
她在生前也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到达这座山的山顶,不过至少自己已经来到了。
上面还说在她弥留之际,家人也全部赶到了身边,包括自己的小狗。
同时她还猜测自己的死因可能是因为失温,
因为自己的狗狗把保暖靴子和袜子叼走了。
读到这里,大家肯定肯定也会会心一笑,因为这个理由听起来确实有点扯,
原来这是逝者11年前就给自己写好的讣告。
老人的女儿也说,妈妈生前的性格特点就是比较爱开玩笑的,
同时老人也非常喜欢讲故事,虽然很多都是自己编的,但是还会把大家都得哈哈大笑。
女儿还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说自己很想念她的幽默。
有意思的讣告还有很多,
比如减肥医生会在讣告中调侃自己的体重,
还有教堂女管家会说自己喜欢给神父们“倒咖啡”。
总之,为了减少在亲人中间的悲痛,这些逝者对用看玩笑的语气宣布自己的离世。
结语
在古代,讣告原本为“赴告”,有奔赴告知的意思。
不过随着事件的推移,这种报丧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从亲自前往到运用口头文书等告知,并且“讣告”也更能说清楚情况。
同时省去了一些舟车劳顿。
丧葬文化从古流传至今,已经进行了数不胜数的改良。
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对逝者的那种追思和怀念,
现如今流行一句话:亲人的离世是一生的潮湿,
确实,当亲近之人突然离开时,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是非常浓烈的。
我们通常在看新闻时,也经常会听见新闻中播报一些名人的讣告,
讣告内容大同小异,通常都是逝者的生卒年月和平生事迹,
播报员也都会用比较沉重语气来展现,这都是在表达使者的哀思和不舍。
不管是撰写还是播报讣告都需要运用谨慎和敏感的表达方式,
要尊重逝者、家属和读者的感受,
在真诚与尊重的基础上完成一篇恰如其分的讣告。
#MCN首发激励计划#
标签: